溫州市六虹橋路1000號
wzkjxy@wzvcst.edu.cn
0577-88414670
圓圓的臉,黝黑的皮膚,笑起來眼睛瞇成一條線,讓人看到一個扎根田間地頭的科研工作者的模樣。1998年,潘彬榮從中國農業大學畢業,來到現溫州科技職業學院(以下簡稱溫科院)開啟科研之路。被科研深深吸引的潘彬榮及其團隊,不分白晝黑夜,不分節假日,忙碌在田間地頭,穿梭在玉米地里,埋頭于科研實驗室。潘彬榮說:“我們始終堅信,下一批種源可展現更好品質,擁有更大研發價值?!?/p>
讓甜玉米走進千家萬戶
溫州市農科院的玉米育種啟動于2000年,如何讓群眾了解、接受甜玉米,打開市場,團隊決定親自帶貨賣貨。一輛板車,上千斤甜玉米,現場免費試吃?!坝衩卓梢陨??”“這玉米可真甜呀!”回憶當時賣玉米的經歷,潘彬榮說:“能從群眾口中聽到大家對甜玉米的認可,這讓我們很高興?!?/p>
對每一位科研工作者而言,群眾的認可最為珍貴。潘彬榮說,不能讓科研成果躺在實驗室里發霉。要打開市場,讓每一個科研成果走進千家萬戶,服務平民大眾。只有被群眾接受、認可的科研成果才是好成果。
賣玉米就是科研反哺。除了積極聽取消費者意見,與種植戶保持溝通,深入種植地,關注作物生長,也是推進科研工作開展的關鍵環節。
目前,在瑞安市、永嘉縣、文成縣、平陽縣等多個縣(市、區),隨處可見甜玉米育種團隊的身影。
在潘彬榮手機里,存有不少種植戶的手機號碼、微信等聯系方式?!坝袉栴}就溝通,有特殊情況就下到田里對接?!迸吮驑s說,目前每塊甜玉米地畝均產量可達1000公斤,每畝地可為農戶帶來近3000元收益。
在堅守中敢于創新
2007年,溫科院玉米育種團隊開始成功選育出甜玉米新品種“金玉甜1號”,并于2010年通過國家審定。2011年至2015年,“金玉甜1號”躋身浙江省甜玉米主導品種。不斷雜交育種,“金玉甜”品種系列迭代升級,截至目前,該品種系列已完成“金玉甜6號”的研發。
甜度夠不夠,種皮是否柔嫩,色澤是否鮮艷,顆粒是否飽滿,這些都是衡量一顆玉米品質的重要標準。除了持續“金玉甜”品種系列研發工作,潘彬榮團隊還同步開啟甜糯玉米新品種研發,并雜交選育出“溫科糯”系列品種。潘彬榮說:“既有甜味,還有糯糯的口感,玉米的品質也更進一步?!?/p>
在鹿城區藤橋鎮溫州市種子種苗科技園,玉米育種團隊守護著一片80畝的玉米選育示范基地。從播種、出苗,到開花授粉,最終成熟,每一個環節,團隊成員全程介入,精心呵護每一顆種苗。
除了這片育種基地,團隊借助海南特色氣候優勢,積極開展南繁工作,縮短育種時限。近年來,團隊積極推廣“金玉甜”玉米及早春、高山栽培新模式,實現玉米反季節生產,延長市場供應期,提升農戶經濟效益。
用自己的種子,種自己的玉米。潘彬榮堅信,溫州人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玉米。當下,“金玉甜”玉米的研發培育愈發成熟,并成為溫科院玉米市場化的金字招牌。
新聞鏈接:https://article.xuexi.cn/articles/index.html?art_id=12577008048672979432&item_id=12577008048672979432&cdn=https%3A%2F%2Fregion-zhejiang-resource&study_style_id=feeds_opaque&pid=&ptype=-1&source=share&share_to=wx_feed
溫州科技職業學院于2008年2月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正式建立,同時掛溫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牌子,系??茖哟喂k普通高等職業學校,由溫州市人民政府舉辦。其前身是1950年創辦的浙江省立溫州農業技術學校和1958年創辦的溫州專區農業科學研究所。
地址:溫州市六虹橋路1000號 電話:0577-88414670
Copyright ? 2016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版權所有
掃一掃,關注我們